练太极拳总听人说 “肩胯相合”,可很多人练了好几年,还是找不到两者联动的感觉,要么光动肩膀僵着胯,要么转胯时肩膀像脱节似的跟不上,打出来的拳又散又飘,没那股整劲。其实不用把这事儿想得太复杂,日常练拳时多琢磨三个简单动作,慢慢就能摸透肩胯相合的门道,把身体的 “上下劲” 串起来。
先说说第一个动作,就是咱们常练的 “云手” 里的转腰摆胯。很多人练云手时,注意力都放在手的划圈上,要么手快胯慢,要么胯转了肩膀却钉在那儿不动。其实练云手时,得先想着 “胯动肩随”,比如向左摆胯的时候,左边的胯先轻轻往后收一点,右边的胯往前送,这时候肩膀别刻意去动,就跟着胯的转动自然转过来。你可以试试站定后,先不抬手,就单纯练转胯,转的时候感受肩膀是不是像挂在胯上似的,跟着一起转,转多大角度的胯,肩膀就转多大角度,不用快,慢慢找这种 “胯带着肩走” 的感觉。等胯和肩转得顺了,再把手加上,这时候你会发现,手的动作也顺了,不再是单独甩胳膊,而是整个身体带着手动,这就是肩胯开始合的第一步。
图片
再来说第二个动作,“揽雀尾” 里的 “掤” 劲动作。很多人发掤劲时,总习惯用肩膀往前顶,结果越顶越僵,胳膊还容易酸。其实掤劲的关键不在肩,而在胯的支撑。练的时候,先把胯坐稳,比如右掤时,右腿屈膝,胯往下松一点,然后想着胯往右上微微送一下,这时候肩膀别主动用力,就借着胯送的劲儿,把胳膊自然撑起来。你可以把手放在对方胳膊上感受一下,要是光用肩顶,对方能明显感觉到你胳膊的僵劲;但如果是胯带着肩送,劲儿就沉在腰胯里,对方推着也觉得稳。练的时候多体会 “胯送肩跟”,别让肩膀单独使劲,慢慢就能找到肩胯联动的劲儿。
最后一个动作,就是简单的 “左右转腰”,不用加复杂的手型,就站着太极桩,双脚与肩同宽,屈膝松胯,然后慢慢向左转腰,转的时候注意,左边的肩要跟着左边的胯一起转,右边的肩跟着右边的胯,别出现腰转了,肩膀还在原地,或者肩膀转了,胯没动的情况。转的时候可以把手放在腰胯两侧,感受胯的转动,再感受肩膀是不是跟着一起动,转的幅度不用大,关键是找 “肩胯同步” 的感觉。很多人练拳时肩胯不合,就是因为腰胯转了,肩膀没跟上,导致劲儿散了,所以平时多练这个简单的转腰,让肩和胯养成一起动的习惯,再打拳时就自然多了。
图片
其实肩胯相合说难不难,关键是别把肩膀和胯当成两个单独的部位,要想着它们是连在一起的,胯动的时候肩膀得跟上,肩膀动的时候胯得撑着。刚开始练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别扭,找不到感觉,但只要多在这三个动作里琢磨,慢慢就能感受到肩胯联动的劲儿,等练顺了,打出来的拳就会更沉、更稳,也更有太极的韵味。不用急着求快,每天花几分钟练一练,感受身体的变化,比刻意追求动作标准更重要。
提示:好文章值得共鸣,转发给同门好友一起进步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10倍杠杆什么意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