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。”受此影响,许多辞赋写手错误地认为,在写赋,特别是写骈赋和律赋时,处于二四六等偶数的字平仄必须分明。其实这种说法不是十分严谨,所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骈句看平仄是不是合格,要先划分正确的吟诵节奏,比如“仰虚无以上出,掩晶荧而外映。”,其节奏点的字是每句第3个字“无”和“荧”而不是第2字的“虚”和“晶”。 所以正确的说法是我们写赋时要注意节奏点平仄相对,而不是偶数字平仄相对,当然偶数字处在节奏点的位置的可能性更大。
图片
苏轼《明君可以为忠言赋》:“目有昧则视白为黑,心有蔽则以薄为厚。”“不求耳目之便,每要社稷之功。”其中“白”和“薄”字都是入声,但不是处在节奏点的位置,这样相对无妨。其中节奏点的“昧”和“蔽”,“黑”与“厚”都是“谋上去之变”。
白居易《荷珠赋》:“仰虚无以上出,掩晶荧而外映。”其中“无”和“荧”字均为平声;但不是出在节奏点的位置,所以无妨。
因此偶数字的平仄并非一定要相对。假如其偶数字处在节奏点的位置上,可以“谋上去之变”,假如其不处在节奏点的位置可以更随意,如可以平声对平声,仄声对仄声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10倍杠杆什么意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